雖然本土化妝品品牌快速崛起,但相比國際大牌來說,還是嬰兒。”廣東化妝品學會會長杜志云畢業后曾在寶潔公司工作,隨后在大學和科研機構任職,見證本土化妝品20多年的發展。他認為,經過5到10年發展,本土化妝品牌將可誕生出可以與國際品牌比肩的牌子。
杜志云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,完美日記即將上市,讓市場看到了本土化妝品快速發展的機遇,并燃起國貨品牌挑戰國際大牌的希望。
國內化妝品產業經過30多年發展,一二線城市消費仍然集中在國際大牌,而國產新銳品牌大部分搶占下沉市場。“但隨著新零售渠道崛起,包括社交媒體、直播電商等形式,化妝品渠道實現革新,新銳品牌通過新媒體渠道直面消費者,逐漸打破了國際大牌的壟斷。”杜志云表示,雖然本土化妝品與國外品牌還是存在較大差距,但已在快速縮小。
完美日記的快速成長既有新媒體渠道優勢,也依托了廣東這一本土化妝品產業的集聚中心。杜志云介紹,目前本土化妝品兩大產業基地是長三角和珠三角。廣東在改革開放后首先接觸到海外品牌,寶潔等跨國企業在廣州成立總部后,推動珠三角化妝品高速發展。
杜志云舉了一組數據,目前全國從事化妝品制造生產的企業約5000多家,廣東有3000多家,而廣州白云區有1000多家。
“完美日記能夠在彩妝品類崛起,首先因為消費者對彩妝感知比較強烈,使用效果明顯。完美日記實現彎道超車后,也要在技術上奮起直追。”杜志云說,技術提升后,本土品牌競爭力才能提升,才能與國際大牌正面競爭。
那本土化妝品何時可與國際大牌一較高下,杜志云給出的時間表是再發展5到10年。
國際化妝品大牌,比如歐萊雅、資生堂、寶潔、聯合利華,都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淀,無論在產品規模、文化沉淀、市場培育時間,以及技術研發實力上都非常強大。“寶潔去年營收近700億美元,約4000億人民幣,已經超過目前國內整個化妝品市場的規模。”杜志云將寶潔等國際大牌比喻為“帝國”,而本土品牌目前更多是“一方諸侯”。
“現在本土化妝品的新生業態是王者歸來,在新零售推動下,消費者跟本土品牌或者制造端實現零距離接觸。新一代消費者在熟悉本土品牌后,未來會成長為化妝品的消費群體,他們對化妝品的技術認知,以及對自身文化的自信,還有不斷細分的產品需求,這些都為本土品牌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新的機遇。”杜志云分析。
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增長,消費水平上升,文化自信不斷增加,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認同,以及新零售對細分市場的切入,杜志云認為,本土化妝品牌經過5到10年的發展,必然可以孕育出可以與國際大牌比肩的企業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